马铃薯不能叫土豆?台湾中学课本这个细节让政客跳脚
综合台湾媒体报道,近日台湾一册中学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呼为“土豆”,被台湾政客以“大陆用词”拿出来...
综合台湾媒体报道,近日台湾一册中学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呼为“土豆”,被台湾政客以“大陆用词”拿出来说事,并称需要纠正。此事发酵后,在网络上引发讨论。
图为课本。图片来源: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截图。
【资料图】
这本引发争论的生物课本题为“3-2生物的命名与分类”,将马铃薯称之为“土豆”。出版公司表示,该课本包含了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词语,讲的都是同一事物,例如:土豆,也可称为 “落花生”“花生”“马铃薯”“洋芋”;青椒,也可称为“灯笼椒”“柿子椒”“菜椒”“大椒”,让学生了解学名对于沟通的重要性。
图为土豆。图片来源: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。
根据台湾媒体查询岛内教育部门重编辞典修订本,土豆底下的解释有3个,包括:1,豆科“落花生”“花生”的别名;2,茄科“马铃薯”“洋芋”的别名;3,豆科“葫芦茶”的别名。
但是,仅仅就是“土豆”这样的用词,却又让绿营政客跳脚了。日前有“立委”质询台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时指,有中学生物课本以“土豆”称呼马铃薯,而土豆是“大陆用词”,掀起舆论争议。潘文忠随即强调教育部门审定的教科书若出版“误写”将做修正。
此事在网络上也引发讨论。对此,国民党前“立委”蔡正元嘲讽,土豆、马铃薯的称呼都是大陆发明,民进党现在以土豆是“大陆用语”为由要禁止,实在搞笑,真正的“土豆”,就是那些知识低落、又土又逗民进党政客。
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仪也表示,课文其实只是介绍各地称呼方式不同,出版社并没有错。现在很多餐厅都有一道凉拌菜是醋溜土豆丝,所以让学生知道同一名称指涉不同事物,这本来就应该是素养教育的一环,素养教育的宗旨就是“知识要用在生活中”。
段心仪说,化解两岸交流可能产生的误解,是教育本来就该做的事。“两岸虽是使用同样语文,但有时同一字词意义天差地别,像‘窝心’台湾是指贴心,大陆是指让人不舒服,容易让人误解!”为了减少敌意,反而应该适当让台湾学童知道大陆用语。
她还表示,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回答是很奇怪、很不得体的,这样是不是回到曾经的“戒严时代”?当年确实动辄得咎,现在不该走回头路。
“中广”集团董事长赵少康18日在《少康战情室》节目中指出,马铃薯在大陆也不全是叫土豆,在东北地区叫“土豆”、在华北地区叫“山药蛋”、在西北地区叫“洋芋”、在江浙地区叫“番芋”,在广东、香港则是称“薯仔”。
台北市议员游淑慧也表示,第一次到湘菜馆看到“醋溜土豆丝”,也惊讶以为是花生切丝,难道也要对这些湘菜馆一一开罚吗?她认为,语言是活动的,本就会有互相交流,觉得哪个用词好玩、易懂,就会开始流行使用。
有台湾媒体发表评论指出,明明没任何错误或必须要改正的植物语词,硬生生的就在泛政治的指鹿为马情况之下产生寒蝉效应,真是对号称多元包容的台湾最大的讽刺。
台湾《联合报》的文章说,没想到岛内执政党官员,一牵涉到对岸的人情世故就抓狂,把芝麻蒜皮小事视为安全危机要查办。自从两岸通婚、通航、通商后,往来热络,语言文化自然像长着翅膀似的飞来飞去,让彼此有互相欣赏与学习的机会,这不能说是“认知作战”,毕竟多认识一种地方语言,就多一分理解与包容,不至困在小岛上坐井观天。
该文说,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的载体,像风吹一样自然,一旦流行起来,想挡也挡不住;只要不是伤风败俗或不堪入目的言语字眼,又何必弃如敝屣?
标签:
综合台湾媒体报道,近日台湾一册中学生物课本将马铃薯称呼为“土豆”,被台湾政客以“大陆用词”拿出来...
顶端新闻记者单天瑞“焦作市盛鑫物业公司在2016年时入驻我们小区,说是业委会聘请进驻,但我们小区并没...
道路封闭施工公告因施工需要,将于2023年4月22日至5月22日对嘉兴街的武汉路至坦克学院北门段,进行全封闭施
IT之家4月19日消息,三星GalaxyA244G手机将很快发布。最新的明确迹象是该设备型号出现在GooglePlay支持设备
圣元环保:关于2023年度监事薪酬的公告
作为荣耀笔记本数字系列高能升级之作,荣耀MagicBook14系列2023延续悦享科技理念,荣耀笔记本“三叉戟”...
安科瑞4月19日公告,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上海前航投资有限公司(持股17 19%)拟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公司股份
以下是工业富联在北京时间4月19日14:09分盘口异动快照:4月19日14点9分,工业富联盘中打开跌停,现报17 3元
为进一步保障中国游客权益,驻新西兰使领馆提醒近期访新中国游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事先了解新西兰法律法规
今天伦敦银价格查询(2023年4月19日)